(网经社讯)电商已成为推动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,为社会创造了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,成为稳就业、促发展的关键引擎。电商不仅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,更通过产业链延伸、模式创新和区域协同发展,为不同群体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机会。对此,网经社征集业内专家、高校教授、投资人等予以解读。
以下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安徽财贸学院葛晓滨教授接受 #网经社 独家专访。
一、2025年电商存在就业缺口
1、缺“跨境+产业带”复合人才
据网经社《安徽省跨境电商发展全景分析报告(2025)》披露,2025年上半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24%,全年有望突破800亿元,但“熟悉B2B出口(9710)监管方式、又能操作海外仓系统”的复合岗位缺口超过4.6万人,仅合肥、芜湖、马鞍山三个综试区就缺口2.1万人
其中,芜湖综试区2025年1—10月交易额73.2亿元,同比增长36%,但区内企业反映“会报关、会选品、懂德语客服”的三合一人才“有价无市”,平均招聘周期62天,比2024年拉长18天。
2、 缺“直播电商操盘手”
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的数据,截至2025年7月底,安徽省注册网络经营主体122.4万户、自然人网店110.3万户,“十四五”以来年均分别增长43.1%、44.5%,但省市场监管局监测显示,具备“投流+脚本+复盘”能力的直播运营师仅0.9万人,与百万级网店体量严重不匹配。例如:金寨县2025年新建38个“村播基地”,县商务局统计显示,上半年实际开展常态化直播的仅7个,其余31个因“缺投流手、缺场控”处于时播时停状态(金寨县人民政府官网《2025年上半年电商运行通报》,2025-08-05)。
3、 缺“合规与数据安全”岗位
2025年9月1日施行的《安徽省网络交易监督管理条例》首次把“数据出境安全评估”写入地方立法,省市场监管局对4800家跨境电商企业问卷显示,同时配备“欧代/英代联络人+数据出境申报专员”的企业不足5%,合规岗位缺口约3500人(安徽省市场监管局《条例配套实施细则(征求意见稿)》新闻发布会,2025-08-26)。
二、对策建议
应把“电商就业”纳入省级“新质生产力”专项,具体建议如下:
1、 设立“跨境电商卓越技师”省级职业资格
把“人才培训体系”列为认定一票否决项。建议:由省人社厅、商务厅联合发布“跨境电商卓越技师”评价规范,分“9710通关”“海外仓运营”“合规数据”三个方向,考核通过者,省政府一次性补贴培养单位,并计入园区考核指标。
2、 实施“直播电商万人操盘手”计划
培育安徽特色网络品牌,品牌孵化亟需投流操盘手。建议落地路径:平台提供“真实”的店铺名单,省教育厅统筹高职院校学生整班入驻,企业按“底薪+销售提成”发放岗位工资,省财政按给予企业培训券,项目结束学生须取得平台官方投流证书方可毕业。
3、 县域共享中心“折股量化”留住人才
电商,县域是主战场。对已建成但利用率低于60%的“村播基地”,可由省财政按设备残值一定回购,资产注入县属国企,与运营团队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,运营团队可一定比例持股,收益与村集体、农户“折股量化”分成,用“股份绑定”替代“项目补贴”,让操盘手愿意留在县域。
三、结语
面对电子商务岗位缺口。只有把“新岗位”做成“新职业”,把“培训成本”转成“股权收益”,才能让电商从“流量红利”走向“制度红利”,成为稳就业、促增收的“新质生产力”主通道。
专家介绍:葛晓滨,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授、网经社-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。拥有MBA和计算机双硕士。主持国家科技计划项目3项、火炬计划1项,获得国家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, 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,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,主持省级教科研项目12项。拥有政府、事业单位、企业等信息化领域(计算机、电子商务)工作经历三十年,是信息化领域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者,资深的信息化及电子商务专家。